详细介绍
设计标识导视系统的特点及构成要素?功能第一是标识系统设计的第一要素,公共空间标识系统的设计不是只为了美观而做的艺术品。
它的功能是识别与指示,这种功能有两层含义:一是实际指示意义,指明场所、方位、道路和行为的动势,如某大型商场的具体位置、洗手间、停车场等;另一层是居民心理上的识别,标识系统设计的形式、造型、质感以及安置上应该体现出团体的文化或区域的文脉。判断一个标识系统是否成功,主要看其能否迅速传达信息,导向是否明确无误,是否便于行动者准确快捷地做出判断。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从受众者出发,即以人机工学为基础,有效地确定导视设计的可视性。
比如人体工程学测定人的头部转动的最大范围左右是55°,轻松自如转动的角度为左右45°;人的头部在垂直面内的转动向后是50°,向前为40°,轻松转动是前后30°;在头部不发生转动的情况下,依靠眼球转动,单眼水平视野界限为166°,双眼视区为124°;颜色辨别水平视区为左右60°,文字识别为左右300以内;垂直面内视野界限在向上50°,向下70°的范围之内,颜色辨别界限为向上30°,向下40°;最佳眼睛转动区为向上25°,向下30°;站立时的自然视线为向下10°,坐着时的自然视线为向下15°。
另外,正常视力的人由于阅读距离不同,目标字体的清晰度会相应变化。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加合理地规定出导识牌的距离、大小、高低等要素,以便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使人轻松愉快地辨别目标和方向,安全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同时,由于不同的场所对导向体系的要求不同,因而要充分考虑到特定人群的特定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相对行驶在公路上的驾驶员和街道上的匆匆行人而言,活动在各个区域的人群有更多的静态时间得以从容地阅读导视牌。
这就给区域标识系统的设计更大的发挥空间,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规范,也是标识系统的一大特色。一个特定区域环境内的标识系统,出于功能上的考虑要涉及到众多内容。不同指向的导视牌分布在一个复杂环境内的各个节点上,这些不同内容、不同位置的导视牌以统一、规范的视觉语言即通过统一的色调、版式、字体、材质等视觉元素,形成一个严谨、规范、整体的视觉系统。
另外,标识系统的设计必须与所处的环境相协调。具体体现在:版面的设计及材料的选用上,要与该环境的建筑风格、行业属性相协调,并能传达出该环境所特有的文化气质。不同的区域环境由于行业属性不同,其建筑风格及文化氛围也各不相同,比如校园具有朝气与活力,科研机构具有理性与严肃性,购物中心要突出其商业特性,医院就要显得淡雅柔和等等。
标识系统的另一个功能是强化区域形象。因而其设计首先应该以基础形象设计系统为切入点,并考虑空间的规划、环境设计、建筑学这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营造出清晰连贯的整体意象。标识系统是特定区域形象的一种外在理性再现,它开发应用就是创造一种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体,一种用物质来体现精神文化的视觉大环境,其意义不仅仅是让人们熟悉一系列的引导标识和标志,而且要以一个整体所传达出的某种观念或氛围使空间场地有一种节奏和律动的美感,代表一种意象所支持的现实,体现出一个空间的灵魂与外在的气质。
总的来说,一个易于识别的标识标识系统应该具备如下特征:
理解性:系统中的各要素能够被人理解,一目了然,信息完整易懂,方位表示准确明显。
连续性:像接力棒一样,在到达指示目标地之前,所有可能引起行走路线偏差的地方,均应有该目标地的引导指示。在流程设计上,由大到小,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多到少。比如,先指示大目标(如:某大厦),然后再指示中目标(如:楼层指示),最后由具体的门牌标识来指示小目标(如某公司)。
恰当性:导视要素的设计风格要与环境相协调,设置的位置恰当,达到导向的预见性、正确性。同类(同区域)的引导标识应在其颜色、字体、规格、位置、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这样将有助于行人顺藤摸瓜,按系统线索寻找目标。
可视性:导向要素在使用环境中容易被发现,易于察觉。这就要求文字与背景的色彩应有明显的对比,文字应有足够的体量供行人在一定距离内准确辨认。在无障碍通道的标识导视设计中,要符合国家有关行业标准。
标识系统的构成要素
一套完整的标识系统涉及到色彩、图形、字体、版式、牌子的高度、形状、材质、工艺以及整个系统的分布等诸要素。这其中每一个要素都会对标识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良好的标识系统源于良好的要素规划。在做标识系统的设计开发时要对人的视觉习惯及不同环境中人群的行为习惯作认真的考查,才能在功能上做出合理的规划。下面成都广告公司小编将简要介绍一下标识系统的主要设计要素。
图形
图形符号具有作为事物的记号并指涉对象的特征。在导视设计中,文字是信息内容的理性表达,而图形的作用是形象的。根据具体实验表明,图形在传递信息的速度方面较文字快,而且具有感性直接的优点;同时在二维平面内,图形表达一定量的信息,所需面积比文字小,这就可优化设计内容,增加更多的信息。
通过丰富复杂的图形造型,可使系统活跃起来,增加人视觉上的美感,使公共视觉环境鲜明有序。图形的设计往往有很多较好的、可以利用的经验,比如形状力求简洁,不使单个图标内容复杂,减小识别的时间过程等。注重功能性因素,复杂的图形会影响人们对图标的理解,使识别系统失去了有益的应用价值。
而从符号功能来看,符号学理论认为,符号是表达、传播意义、信息以及知识的象征物。符号负载着信息并传递信息,它是事物特性的表征,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
人们在符号系统中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符号有时也在交际过程中充当能够传达思想感情的媒介物。
这反映在标识系统设计中,即导向图形符号设计的过程正是用视觉图形建构符号,用符号建构信息,并最终使图形符号透过其传达与接受的互动而生成意义的过程。导向图形符号所服务的人群在这个负载信息的符号系统中得到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图形符号就完成了一次信息的传达,充当了与人沟通的媒介物。
色彩
在视觉艺术的形式语言中,构图、造型、色彩是三大要素:构图是将造型与色彩进行整体组织安排,造型和色彩则如同马车的两轮,一左一右互相配合,相得益彰。而在所有的视觉要素中,它最能影响人的情绪和吸引人的注意力,能够很好地传递表情,表现情感。
由此可以看出在识别系统中色彩所占有的重要位置。在标识系统的色彩设计中,应将通用性色彩作为设计的首选。通用性色彩的基本功能是通过视觉传达内心的一种感性诉求力,对于受众来说,不同的人、不同群体、不同社会类型、对色彩的认知心理是不同的,而标识牌上的色彩必须成为被最广大人群所共同接受的准则,导向牌的色彩设计只有做到是社会化的、大众化的、普通性的、为世人所接受的一种实际性工具时,才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有效使用。
文字
文字是人类思维过程的视觉再现,逻辑性上占有一定优势,具有理性特色。在标识系统中,文字可以使信息的传递过程达到准确无误的目的。字体的设计相当讲就,字体设计的数量,字体形状以及不同字体的组合,都会使接受者在视觉感受上的产生不同的效果。
而且人处在不同的环境和状态下,对文字的接受能力也会存在一定差异的。运动时人一般更倾向于接受的较大的字体,而静止状态中人对文字接受就会提高,不仅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在大小上己趋向于更紧密的文字状态。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经验都可以在自己的设计上有所利用,特别是在城市交通标识系统中,文字的设计更需要参考不同的环境中人群的流动速度加以调节。
但是文字在系统中不宜大量扩展,这样会造成识别的困难,而且不同字体的选择也有经验可以参考。经过大量实验表明:仿宋体字和老宋体字是静止近距离状态下快速接受信息的最佳中文字体。仿宋体字形清秀优美,老宋体字形端庄有力。然而,在远距离或是行进速度高的情况下,黑体字较之宋体字更容易被识别,信息传递的效果更好。标识系统设计是公共艺术设计,易于被大众识别、应用范围广泛是标准之一。字体的选择必须考虑社会普及率这一指数,不能仅仅满足艺术上的要求,更要体现一种功能性安排。
表现材料
材料是设计艺术的物质基础,其本身不仅制约着设计作品的结构形式和尺度大小,还体现出材料本身的审美属性。材料构成形状,而材料的性质和特性将会直接影响构成物的视觉、触觉甚至嗅觉感受。人与物同构默契的关系,虽由主体的人能动地建立,但物也常常以它具有表现潜能的表面纹理组织启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材料的广泛运用使标识系统己逐渐与环境艺术、建筑、绿化、景观密切地连为一体,除了木、钢、混凝土外,声、光、植被、气体、水……
几乎一切都能被当成呈现和构成要素。从不同的具体情况出发,选用容易实现设计预想的材料,对人群心理要有一定的考虑,材质机理的不同是影响人的视觉心理的重要因素,选择美感,触觉体验舒适的材质来完成系统标识的施工,可在一定程度上松弛人群日常紧张的心理节奏,在视觉感受上体现一种对人的亲和设计,达到适应人群多方面感官作用的效果。